19/04/2024

現存天守攻略(1)

(資料搜集:維基百科/各天守的介紹單張/網站)

現存天守(げんぞんてんしゅ)係指至古代(至江戸時代,明治維新廢城令之前)為止,至今仍然能夠保存古時一樣的天守閣,直到現在只剩下十二個,所以也有稱「12現存天守」。

20131210-004733.jpg

而所謂保存也不是一定要建城時原本的材料保留到現在,在修理、復修時仍用相同的材料,保存當時的樣子,在古時(江戸時代或以前)改建過,最後仍保存下來的樣子,或者在明治維新時拆剩的主體部分(天守閣本體)也算是現存天守的一分子。

很久以前的日本經歷過由鐮倉幕府起至江戶幕府的幕府時代(期間經歷南北朝時期和戰國時期),作為一國之主的天皇權力長時間被架空;而時移世易,各令制國的首領,及後至有權力的重臣,都在此亂世逐鹿,築城自重,城池數目在德川幕府的江戶時代開始之前逹到高峰(有說大大小小上萬個)。及後在德川家康「一國一城令」(一個令制國只能保存一個有天守的城)影響下,廢除(並拆毁)各藩屬和令制國內多餘的城郭,令數目減至數十個(*),在明治維新之後的廢城令更加摧毀了大量城池連天守,到1940年代仍有20座現存天守,可惜在二戰期間炸毀了七座,包括名古屋城,在戰後因大火焚毀了位於北海道的松前城,最後至現在就剩下12現存天守:

12castle

  1. 弘前城
  2. 松本城
  3. 丸岡城
  4. 犬山城
  5. 彦根城
  6. 姫路城
  7. 松江城
  8. 備中松山城
  9. 丸亀城
  10. 松山城
  11. 宇和島城
  12. 高知城

(排名應該不分先得的…我估)

天守的外觀大致可分為「望樓型」和「層塔型」兩大類

  • 望摟就是頂層的面積會比下層小很多,像瞭望台般。
    望樓也分前後期,以關原之戰(1600年)為分野,大戰之前這個年代的天守都是初期的望樓型,最上層部分面積比下一層有相當幅度的遞減(例子有松本城),而後期的就來得沒那麼明顯(例子有姬路城)。
  • 層塔,就像重塔型的建築物一樣上層和下層的面積沒有太大的縮減。

而城本身也跟據其地理位置可分類作「平城」「平山城」「山城」「水城」。

  • 平城就是城的所在地都是平原,沒有丘陵小山等等的天然險要阻擋;
  • 平山城是城的所在地是平原中的小丘,可眺望整個城下町,有利防守和遣將;
  • 山城和水城都是利用天然險要,建於山上或水邊,便利防守但不便逃亡。(水城為上古建築,已無現存)

還有其他更複雜的建築特色就不在此詳解了,第一解了也不明白,第二我看都沒人有興趣看……

現存的天守大多分佈在本州中西部及四國,在首都圈地方嚴格上來說更是一個也不剩(算關東的話,只有松本城一個也算是關東吧),但又竟然有一個遠在東北地方的青森縣,更加重要的是我最喜歡的蘋果之城弘前市!

很幸運的,一年的時間可以去了十一個現存天守(其中一個已經在旅行去過就不再重覆了)。我的探訪順序是先去熟悉/近的地方。有幾個城池是會離熱門旅遊勝地的大阪和京都名古屋等地「很近」可先取之,例如是姬路城,彥根城,犬山城;再順著櫻花花期北上東北,夏季可去中國四國,剩下的就一口氣大暴走的兩天走三個城,十二個城就是這樣去完的。

(*):(江戶時代令制國數目有二說,一說66個一說68個,分別是対馬国和壱岐国,主張其為嶋(島嶼)者數66國,其他算為令制國是為68國。另凡事總有例外,一國一城令之下仍有某幾家大名和藩屬因種種原因,城池數目會不乎該令要求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