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/04/2024

白爛香港廚房:臘味蘿蔔糕 (2022年更新)

我是一個很饞嘴的人,很喜歡四處搵食,但是有些東西,例如老火湯之類的,卻一定是家裡手製的最好味,另外就是新年的糕點也是家裡自己做的是最好最棒,我最喜歡的是蘿蔔糕。以前外婆與家父都會弄很多(真的是很多…),不過這兩年外婆都弄不到了但我又想食,所以問了外婆怎樣弄之後再綜合了網上的食譜去試作了一次。(原刊2013/1/29, 於2022/1/24更新)

食在香港.三田製麵所(銅鑼灣店)

之前雖然有隱家和俺のつけ麺等沾麵「專門」店,可是兩家都是只提供熱麵的店,我不敢說我是達人,但是我在日本的時間都未有見過熱麵的沾麵嘛…所以熱沾麵的話真係多謝晒喇,唔想食第二次。早前深宵行過登龍街發現有新拉麵店,不,是新的沾麵專門店正在裝修,就想急不及待想試: 因為我太喜歡食沾麵了。

食在台灣.台北 月島文字燒

很多人都說香港是美食天堂,不過在我看來台灣不算是天堂也一定是仙境。 香港是吃的到世界各地的美食,不過大多都是屬於「主流」食品,說是「主流」就是大家說那個地方就會想起的,例如意大利就會說薄餅和意粉;法國就會 是多舊魚 是紅酒美食或是macaron crepe cream brulee等的甜點;南韓是 外星人食女 泡菜,人參雞;說到日本料理香港人一定是 明將 壽司, 味干 拉麵…等等,但大阪燒(お好み焼き、下文方便稱呼為「大阪燒」)不是沒有得吃,但是都是在廚房做好端出來的,沒有做大阪燒的靈魂:自.己.做!

食在香港.九龍灣 長崎Champon RingerHut

很早之前都已經聽過賣「ちゃんぽん」賣到變全國連鎖的「リンガーハット(RingerHut)」來香港開店,可是不論在日本,在台灣,或者九龍灣也一直沒有試過(在日本更加不會吃吧…),今年年三十竟然可以放早(很多),所以食年夜飯之前的午飯就有藉口去試下了。

食在日本.長崎中華街 桃華園

長崎在日本歷史中都是早期開放接受外國貿易的一個重要港口,其中來自清國的商貿往來也甚為頻繁,也為長崎帶來了不少橋民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現在的日本三大中華街之一「長崎新地中華街」。 到中華街走一轉,除了典型思鄉病發作時才會看到的,很多很懷念(不過回到香港又不會去食)的食物之外,還有在長崎才演化出來,像在香港找不到「香港的士飯」一樣的謎之中華料理:「ちゃんぽん」(粵音近「 餐 參幫」),現在「ちゃんぽん」更成了長崎的代表物之一,日人去長崎觀光也會專程去試其「本場の味」(原裝正版的真正味道),那我沒理由不試吧。

食在香港.中環 五行(Gogyo Ramen Dining)

和朋友去日本料理店吃飯,都會很手多的拿一本Concerige(コンシェルジュ)雜誌來看看在香港有甚麼好的日本料理可以去試,看到封面這樣的一行: (焦香味噌拉麵「五行」登陸香港!) 本身喜歡食味噌拉麵的我看到這一行字就忍不住一定要去試!

食在香港.佐敦 麥文記麵家

曾幾何時吃碗雲吞麵是種「小小奢侈」(プチ贅沢)的活動,不過今時今日充斥著一街的$10麵食,要裹腹絕不成問題,但是要一飽口福好好慰勞一下舌頭就恐怕白費了$10;幸好仍有些店是相對好吃的,只是不知何時會突然間消失罷了…